个人工具

健康的多意识体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同义词

健康多意识体,健康的多重人格,健康多意识体系统,健康的多意识体系统,healthy multiplicity,Functional Multiplicity

定义

去病化的多意识体系统成员和平共存。

简介

许多系统将“成为健康的多意识体”视为他们完成康复之旅的最终目标。但大多数系统对此的定义都是个人的。

因此,目标会因系统而异,但可能包括更健康的对外关系/内部关系、工作或事业、养育家庭、完成特定项目的能力(如获得学位),或生活在较少的痛苦和危机中。

中文社区中有人认为健康的多意识体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1. 创伤或基本解决创伤
  2. 成员精神状态稳定
  3. 社会功能正常

(笔者认为解决创伤这一条件过于严(单意识体都不一定没有创伤),只需做到“多意识体”这一身份不会对主体的现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且系统内部和谐稳定就可以)

健康多意识体的概念为DID的治疗指明了另一条路线,不再是传统的整合治疗,而是追求共存。同时,健康多意识体也可以作为整合治疗的垫脚石。

由于健康的多意识体形式对创伤型来说少一点,而且向医生求助的多为非健康状态的多意识体。这造成了医生接触到的大部分是非健康的,形成了多意识体是一种疾病的观念。而健康多意识体的概念的提出和有关案例,说明多意识体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可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存在形式。

从非健康多意识体到健康多意识体

1.稳定

稳定是帮助患者减轻主要的、比较严重症状,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多意识体的过程。可以在其中告诉患者治疗的框架是什么,以及建立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此刻,治疗师能够让患者拥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忍受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刺激。

在稳定的过程中,可以让多意识体画出每一个意识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交流、身份关系、记忆。这叫地图法(Mapping method),对后续治疗和沟通很有帮助。

2.沟通

和外在沟通不一样,内在沟通的使用的内在声音,也就是心声,或者无声语言(即t语)。增加内在沟通的方式是让双方信任,商量之后再掌控躯体做事,并打开部分记忆,使得记忆连续,并可以理解。同时,让每一个意识体互相了解对方,认识到他们彼此相依为命,并形成内在调停的机制,如投票决定事情。在里世界表现为什么样,在现实中就会怎么样,所以规范内在行为很重要。

这里,我们涉及了里世界。

里世界,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是与现实相对的世界。在里面,每一个意识体都会有自己的形态,是动物、是人、是机器…。

它是一个充满暗示的世界,里面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作为象征,例如,“黑海”可能象征创伤,“阳光”可能象征着安全。

同样,小物品也能作为象征,“书籍”,“箱子”可能象征知识或记忆,打开它,可以直接获取知识;封锁它,可以象征里面的记忆不能获取。将它们收集起来,甚至可以组成一个脑海中的博物馆。

里世界的规则通过“想象”构建,如果一个意识体被束缚住了,他们可能在一个监狱里,不见天日。同样,里世界也可以造成精神上的伤害。空间与空间的屏障由“暗示”构建。如果一个空间的掌控者不让他进入,是极难进入的。需要让空间的主人允许,才能进入。

一个里世界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意识体越多,里世界也就通常越复杂。对他们来说,在里面生活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世界的真实度,是能够至少与现实持平的。里世界中,可能有等级,阶级之分,也有很多系统成员在里面有自己的职责,如“保护”,“沟通”等等。

3.赋能

在建立里世界/幻境的同时,医生可以将系统内需要调整的事情,交给一个意识体,让它去调整。这种做法,叫“赋能”。

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中没有自己的选择。生活中也难以得到他人认可。他们难以建立自信心,和对生活的把握。和第二步同时进行的赋能由治疗师来做:“我在XXX时间段有空,请你选择。”“这个创伤需不需要现在治疗,由你选择”。从小事开始,让他们建立自己对生活的选择,让他们逐渐走出孤独的生活。

成为健康的多意识体需要完成前三步,这时候,每一个成员都在朝着“共生”走……

扩展阅读

  • 一个通过治疗迈向健康多意识体的例子:点击链接

补充

相比于创伤型创造型自发型成为健康多意识体的可能性更大,前者大部分是健康的多意识体,后者也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健康的。

引用资料